◆中小外贸网商通过网络平台抱团合作
东南网-海峡导报12月3日讯(导报记者 孙春燕/文 吴晓平/图)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正不断发酵:欧美市场需求不断下降,国内出口商日子愈来愈难过。无奈之下,网商们也想到了“抱团取暖”,没想到竟走出了一片天地。
昨日,在阿里巴巴于厦门举办的网商盛典上,来自厦门网商会、福州网商会、金石网商会等省内6大主流网商会的200多家外贸小企业,达成了共识:在外贸不景气的情况下,外贸中小企业更应 “抱团出海”,借助电子商务商圈的力量共同成长。
联手“互补” 一起接单一起发货
张哲是江西人,眼下在厦门做欧美市场的鞋包订单。不过,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同比下降了30%左右,这一度令他痛苦不堪。
“还好,我们和一些同行做互补,总算撑得过去。”张哲说,他们公司只做仿造皮革产品,但有些客户不仅要仿皮革制品,还要真皮制品,以前这种客户都没法接,自从有了“商圈”之后,他和同行“各司其职”,接单以后相互分工,然后统一发货,分摊成本,还能共享订单,着实是受益匪浅。
张哲所说的 “商圈”,其实是一个外贸电子商务商圈,他是金石网商会的会员。
“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金石网商会在具体操作和公司战略层面对会员进行了指导,使公司能够顺利渡过难关。”金石网商会会长徐平凡告诉导报记者。
正是借助这样的互助平台,目前,金石网商会已经成了一个有数百会员的外贸电子商务商圈。
削减成本 大家联合采购原材料
事实上,金石网商会只是福建外贸电子商圈的一个缩影。目前,如金石网商会这样的外贸电子商务商圈还有厦门网商会、闽泉网商会、漳州网商会等,超过2000家的外贸小企业借助这样的商圈实现了共同成长。
这些外贸小企业不仅一起接订单,而且在采购原材料之时,他们也会尝试“抱团”采购,以降低生产成本。
张哲举例说,比如大家都是做箱包的,不论是什么材质的箱包,都会需要拉链和金属扣等配料,他就和“同伙”一起采购,增加议价能力的同时,确实压低了采购价格。
此外,张哲还和一些同行公司一起给员工做拓展和员工培训,大幅降低管理成本。
互信互利 能把握更多新商机
“除了知识的分享、商业合作外,网商们在资本层面也产生了深度合作,其中最典型的是网商通过网络联保获得贷款。”阿里巴巴相关人员透露,这种网络联保贷款是中国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联合开发的融资产品,由三家或以上的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
深层次、全方位的互信合作,让网商正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商帮组织。在历经“浮现”和“生存”两个阶段后,网商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崛起时期。
“以开放透明的网络为纽带,新兴的商帮群体正受益于网上统一商业规则的建立,这使得大家的信任成本降到最低,更有利于相互协作。”阿里巴巴人员表示,网商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帮,诞生了年产数亿级的规模企业。
在上述阿里巴巴人士看来,网商们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的协作正不断深化:基于电子商务信息流、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的价值网络,网商们通过多样的合作方式把握住了新的商业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获得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