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倒闭、撤站、裁员、IPO受阻等,让国内团购行业弊端频现,福州市场自然也难逃此景。团购导航网站领团网发布的市场报告显示,去年11月福州团购总销售额3064.05万元,购买人数51.32万人,平均折扣率为0.41。其中购买人数比上月下降15.5%,销售额也下降了13.2%。
从“千团大战”到“百团倒闭”,去年的团购行业给大众的整体印象,就是一个“乱”字。随着春节临近,网络团购又将迎来订单高峰,国内一些团购网站也纷纷酝酿转型类似百货业的B2C模式,聚划算向部分开放其平台,窝窝、拉手、24券也在试点或者计划推行自助团购平台。
本土团购网站被“并”记
作为福州本土少数几个比较早嗅到团购商机的网商,2011年初,郭先生还对自己一手创立的福州本土网站百客团信心十足,“那时候,百客团每天的流量可以破万,在福州本土算是领先的。而且利润也不错,比如一份三四十元的套餐,网站的利润甚至可以达到10元。”
当时,国内一线的团购网站还没有把触角伸到福州,郭先生的日子还挺滋润。随后,郭先生先后在厦门、宁德、成都等地开了分站。
美好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不久之后,拉手、美团、窝窝等国内一线团购网站纷纷在全国各地设立区域性垂直分站。春节一过,郭先生很明显地感到了压力。
“那时候,福州本土团购网站就有四五十个,只好打价格战,降低利润。如果说原先100元以下的套餐,我们的利润差不多在10%以上的话,到那时,我们的利润不到5%,有时候甚至就是赔本赚吆喝。”郭先生说。
利润不断压缩,网站每月还要支付各地分站的巨大开支,资金渐渐就捉襟见肘了。于是,郭先生陆续关闭了省外分站减轻资金压力,但是他对百客团的“前途”仍旧一筹莫展。
现实让郭先生重新考虑对外合作的问题。“窝窝团曾经找过我谈做窝窝团福州分站的事情,当时网站发展得如日中天,对合作有些无所谓。”但是竞争的日趋激烈,让郭先生不得不重新考虑合资的事情。
在经过一个月的挣扎后,去年3月份,郭先生最终决定和窝窝团合资做福州分站。不到一个月,窝窝团就在福州打开了“局面”。经过几个月的转流,郭先生正式关闭百客团。
郭先生庆幸自己选对了路,“至少目前生存下来了。”至于接下来要如何发展,郭先生坦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目前先把服务做上去。
从“千团大战”到“百团倒闭”
去年初,美团、拉手、窝窝团、24券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垂直分站。一时间,各地的本土小团购网站陆续倒闭或者被并购。“去年3-5月,福州本土的团购网站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国内某一线团购网站福州站相关负责人叶先生解释道,
“这些网站,要么是很久没有更新,要么就是参团人数逐渐减少,网站点击流量呈下降趋势,高峰时一个团购网站的点击率可能有七八千甚至破万,而如今大多只有一千或者几百。”叶先生说。
随着团购热潮的兴起,互联网巨头也开始涉足团购网站业务。去年6月,腾讯注资团购网站F团;7月份,阿里巴巴领投,北极光、华登国际及红杉资本等另外三家风险投资机构跟投,对美团网进行了B轮投资5000万美元。此外,阿里巴巴还有自己的团购网站聚乐淘;腾讯、搜狐、京东商城等也自办了团购网站。
但是,进入第三季度,一向给人“不差钱”印象的团购网站频频爆出资金链问题。“团购市场竞争激烈,要大鱼吃小鱼,就得比烧钱。”业内人士王先生坦言,广告、代言、抽奖各种“烧钱”方式,“烧”到最后就有点收不住手了。
接下来的2个月,各家大型团购网站资金链吃紧、瘦身裁员、关闭地方分站的消息此起彼伏。继高朋、团宝等团购网站之后,知名团购网站24券被爆出拖欠商户款项和员工工资以度过危机,该网站就曾在福州发生了拖欠驾校款项、撤销泉州分站等问题;号称最大团购网站的拉手网也曝出裁员2400人,裁员比例超50%的消息。
根据团购导航网站团800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全国就有1017家团购网站倒闭,总数跌至4057家,而反映团购站全国吸金实力的“亿元俱乐部”名单中也再减一员,由9月份的6家减至5家。
资金链的问题,让团购网站开始寻求新的融资渠道。但是原定于11月14日赴美上市的拉手网,在内外交困之下折戟纳斯达克,中国首家团购网站的海外上市冲刺暂告失败。与此同时,高朋网出售假天梭事件等多家知名团购网站先后曝出销售假货、霸王条款以及抽奖作弊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更让团购行业的诚信抹上了一层阴影。
进入去年年底,福州的团购市场和全国一样,不容乐观。根据领团网发布的11月福州团购市场报告,11月福州团购总销售额3064.05万元,购买人数51.32万人,平均折扣率为0.41。其中购买人数比上月下降15.5%,销售额也下降了13.2%。
福州市工商局去年10月1日对外通报数据显示,去年1-9月,福州市12315受理的网络团购消费维权投诉增量迅猛,福州市已受理此类申诉141件,而前年同期仅为7件,受理量翻了20倍。
业内人士直言,如今的团购市场已然出现各地小站倒闭、全国大站资金吃紧的局面,2011年年底团购网站已经彻底入冬,全国“大干快上”的团购大跃进画上了句号。
一线团购网站转型B2C模式
尽管团购网站“乱象”频出,但是根据团购导航网站团800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11月各团购网站在销售额上的比拼已由一亿元级升级至两亿元。美团网、拉手网及窝窝团11月交易额突破两亿,而大众点评团和糯米网11月成绩保持在1亿元以上。
11月全国团购总销售额达14.5亿元,较上月增长近20%,预计上月份的销售额将继续保持增长,照此计算,团购业去年较前年将实现5倍增长。去年前11个月,全国团购销售额总计已接近95亿元,全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基本不成问题。
团购网站的激烈竞争使得大量团购网站苦不堪言,为了能多少实现些差异化,不少团购网站也在纷纷酝酿转型,特别是一线团购网站也开始单独创办频道试水B2C模式。
据业内人士透露,拉手网正计划由团购模式拓展至生活服务商城,团购网站将成为一个平台,商家能够自己入驻并发布产品折扣信息,类似百货经营方式。据窝窝团福州站负责人郭先生介绍,窝窝团近期也在国内几个一线城市启动了“55生活商城”,立足于一站式团购开放平台,吸引各地生活服务商家入驻,由商家自己建立专卖店,自己设计团购,形成一种“半自助团购模式”,“预计明年就会落户到福州。”此外,24券也开辟了“精品商城”等。
上月28日,聚划算在其2012年开放战略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全面开放聚划算的千万活跃用户、1200万日独立访问流量。此外阿里金融将向合作伙伴投入6个亿的贷款,加上IDG资本、高礼天使投资和浙商万嘉投资3家风投对合作伙伴的6个亿投资,力助团购行业有序持久发展。据了解,目前聚划算已经有美团、高朋、满座等知名团购网站在内的170家运营商入驻。
福州本土电商刘先生分析认为,目前,团购网站仍在整合淘汰中,大站的“马太效应”初步显现,未来可能将从前十名的竞争到前五名的竞争,到最终或将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团购网站所面临的困局,并非是行业的“寒冬”,而是自去年疯狂的泡沫之后的理性回归。对于众多团购网站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在低迷时期破解困局,在准入门槛较低,监管和行业标准缺失,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杀出重围。
艾瑞高级分析师苏会燕认为,中国团购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同时经历了近两年的发展,中国团购企业也逐步回归理性。聚划算的这种开放策略,整合了综合性的团购网站和垂直化的本地服务网站,还能帮助部分资源不足的中小团购网站进行积极调整,走出寒冬,成为团购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