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经济开发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毗邻台湾海峡,包括福建及福建周边,即江西、浙江和广东的部分地区。这块地区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但是与长三角地区,比如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等年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的城市相比,海西显得还是实力较弱。如果利用海西各项得天独厚的良好优势,建立建设起来,不啻于一块新的经济增长地带。
2004年在福建人大会议上,建设海西的设想第一次被具体,完整地提了出来。在2年后两会上更加详细地提出了关于发展海西经济的意见,计划在10-15年之间将海西建立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群,港口群,产业群,中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
2009年,海峡两岸在南京紫金山庄签署3项协议,让海峡两岸的通商,通航,通邮全面实现。此后不久,在国内重要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两岸三通和《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从上世纪70年代萌芽,到90年代后期开始爆炸式发展的电子商务在上世纪末也进入了中国。截至2010年12月底,国内有接近2万家企业有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交易额超过4.5万亿,同比增长了22%,B2C的形势大好,网络购物用户人数接近8000万。有专家预计,未来几年电子商务仍将保持较快的水平,网络消费与投资也将更为理性。
2008年,福建省精益求精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即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从而拉开了政府用电子商务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序幕。
通过政府支持的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模式来带动地方网络经济快速发展,为地方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和资源共享,最后企业受益。在今后的三年多以来,各类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服务公司在福建地区纷纷涌现,快速发展的网络经济推动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成熟,为福建企业转变扩展业务结构提供便利,有力的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多元化发展。
其中福建茶叶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尤为迅速,以铁观音和坦洋工夫红茶为代表。由于供求信息,原先福建茶叶产地销路一直不畅,茶叶收购价格一直被压到很低,茶叶厂商的日子并不好过。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福建多家茶叶公司使用网络平台,很快就联系上了国内外,港台客户,茶叶价格也一路上涨。
此外海西电子商务平台大大提升海西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培养了数千名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形成了良好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为广大外贸企业拓展了业务渠道,带来了商机,降低了贸易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给福建经济造成的影响,为海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当前,在海西经济区内,电子商务这个助推器让产业集聚不断升温,在最先进的技术下汇聚了人才,资金,信息等重要的经济因素,使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也让海峡西岸经济板块正强势崛起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成为东部沿海新的经济增长地带。